大家知道,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辅助读物,对于使用者来说,要对教学参考书的性质和作用有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,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。语文教学参考书的作用仅仅在于“参考”,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编排意图作一点说明,对有关课文作一点分析,对练习题意图和解题思路加以提示,在教法上提一些建议,提供一些必要的备课资料而已。因此,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从本校、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,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设计出五彩缤纷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。教学参考书只是教师钻研教材、设计教学方案的“向导”,而不应该成为约束教师手脚的“紧箍咒”。
本来,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向不主张为语文教材编写教学参考书,他认为那样会束缚教师的手脚,不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,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百花齐放。但是,我国幅员辽阔,各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平衡,地区与地区之间、学校与学校之间、教师与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。有的学校缺乏必要的图书资料,有的教师业务水平还不能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,等等,为方便教师教学,特别是那些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的教师,迫切需要有一本分析教材、指导教学的参考书。因此,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年来编写的各套语文教材,都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。
但是,由于种种原因,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性质和作用不大了解,总以为语文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和分析是唯一正确的,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。加上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,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成了语文教学、语文质量评估和语文考试的唯一“标准”。老师要按教学参考书的要求组织教学,即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体会也不愿或不敢发挥,因为各类考试要用它作依据,学校领导要用它来评判老师的教学,流风所及,甚至有的家长也为学生买教学参考书。这实在是一种误解,也是编写者所始料不及的。
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参考书,是90年代初,在1987年版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,编写者和修订者大多是各地有教学经验的老师,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。当时,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较快,又处于人才“断层”的特殊时期,中学语文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。应该说,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,那套教学参考书在诠释教材编写意图、帮助教师钻研教材、方便教学上,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。但勿庸讳言,由于种种原因,今天看来,那套教学参考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如受当时“左”的政治气候的影响,某些课文分析显得有些肤浅和简单化;有的地方解说过细过全,稍显烦琐;个别地方与教材的解释不一致;等等。加上教材编写体制上的原因,使这套教学参考书使用时间过长,应该修订而没有及时修订,给教学带来种种不便。目前,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编写一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,并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江西、山西、天津进行实验。与之配套的《教师教学用书》,比较注意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。比如,突出训练重点,不求面面俱到;对课文的分析尽量吸收文学研究界最新的学术成果,尽可能把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统一考虑,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意见,等等。当然,这样做是否完全符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,是否对教师真正有用,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。我们将在实验中不断充实内容,逐步完善。总之,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究竟该怎么编,才更有指导意义,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。
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对一篇课文的具体分析和评价,往往可以不同。练习题答案也不像数理化的习题答案那样明确具体。因此,对具体课文,尤其是对文学作品课文的分析,教学参考书所能提供的只是编写者个人的看法,最多也只能代表编写组的意见。尽管每一位编者在编写时,都要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,尽可能选择一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意见,但肯定不会是唯一的意见,更不能看成是什么“标准答案”,这是由文学作品的特性所决定的。因此,如果有人期望在语文教学参考书中,给出一个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、人人认可的标准答案,显然是不现实的,也是根本不可能的。新高中语文教材的《教师教学用书》,对课本中的文学作品,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,对作品的分析与阐释,也只是编者个人对这些作品的一种把握,对有些在学术界本来就存在争议的作品,则尽可能把各种不同理解作为附录编入,供教师备课时参考。有时也编入了一些赏析性的文章,那是供老师们在备课时参考用的,并不希望直接拿来当作教案使用。
当然,我们说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,并不是说文学作品的教学就没有了“规矩”,教师可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,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。恰恰相反,我们认为,文学作品的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确定性。可以说,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又是对立统一、相辅相成的。文学作品一旦编入教材,进入课堂,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了,而具有了双重属性。首先是作为教材中课文的属性,其次才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属性。作为教材的课文,文学作品的教学首先要遵循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,为教材的训练目标服务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文学作品的教学,当然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。其次,文学作品固然可以有多种理解,但任何作品都会有一些有规定性的东西。比如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倾向,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特定意境,不管你怎么理解,这些都应该是大致确定的。语文教学参考书应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,尽量归纳出一篇篇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来。
(作者单位:课程教材研究所)